厦门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出实招见成效
学期已过大半,厦门市实验小学门前的校务公开栏上依然张贴着2011-2012学年教育收费校长公告。除告知免收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还明确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和校服等项目的收费办法。
学期已过大半,厦门市实验小学门前的校务公开栏上依然张贴着2011-2012学年教育收费校长公告。除告知免收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还明确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和校服等项目的收费办法。
这样的收费公告,在厦门市所有中小学都可见到。近年来,厦门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坚决制止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
财政政策保障有力,是解决乱收费问题的重要前提。厦门提出“建立岛内外一体化资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财政支出占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例高于中央核定的比例,并逐年提高。
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越来越多举措惠及学生。从农村到城市,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厦门真正做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
厦门还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目前,市直属和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已达到小学730元、初中1110元。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后,同安、翔安区也将与全市统一标准。从去年起,厦门还连续两年投入6000万元,重点扶持农村中心校以下的完小、教学点改善办学条件和布局调整。
因择校导致的乱收费,是学校乱收费的“重灾区”。厦门坚持源头治理,建立多项长效机制。
从1998年起,厦门对初中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取消择优、择校,免试就近入学,所有小学毕业生升学采取电脑随机派位。这一全国率先推行的做法,如今已被绝大多数家长接受。进城务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学,也通过电脑派位或摇号确定。
这一机制的影响还向上辐射到高中。根据厦门市教育局5月初发布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实施方案》,今年,优质普通高中35%的招生名额将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2013年分配比例提高到50%,以后逐年提高。
而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厦门不断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制和评价体系,严禁以任何名义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严禁学校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种卷子、赞助款。同时,把民办中小学招生计划纳入市、区招生计划,并派出招生督查小组对民办中小学招生收费情况进行督查。
补课行为是容易滋长乱收费行为的另一土壤。截至2010年,全市已全面禁止所有中学,包括高三学生在法定休息日补课。对于名目众多的社会培训机构,厦门也明确规定,中小学公办学校一律不得举办各种名义的培训机构,不得把学校教学场所出租给社会培训机构,教师不得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更不允许教师以各种形式协助培训机构组织生源,构建起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的“隔离墙”。
规范教育收费已成为厦门市文明学校、先进党组织等评先评优、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现在,厦门下辖6区全通过省教育收费示范区或规范区验收,全市公办中小学获教育收费规范校授牌的学校已达99%。
上一篇 思明新增两家科普教育基地
更多相关内容
- (2025-01-06) 最新!2025年福建中考时间敲定!
- (2024-12-17) 福建省2025年中考英语题型要改革?新题型已经确定?
- (2024-12-13) 福建4地市初三一检时间出炉!
- (2024-12-12) 25届参考!泉州中职学校升学率排名汇总
- (2024-12-09) 降低标准,设附加分!体育中考终于要“放水”了?!
- (2024-11-25) 福州中考727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