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中考地方站: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三明 | 泉州 | 漳州 | 南平 | 龙岩 | 宁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复习备考 > 复习攻略 > 地理

初中地理解题思路、方法及训练(一)

http://www.555edu.com 时间:2012-07-21 13:47:51 来源:考试吧 作者:555edu.net 点击: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除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认真、扎实地理解掌握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除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认真、扎实地理解掌握 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弄清各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外,还要学以致用,重视对地理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做到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回答有关的地理问题, 进而使自己的地理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是进行练习,完成作业 ,参加考试,解答各种类型的地理问题。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完善地解答好各类地理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 了解并掌握解答各类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适当加强解题训练,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提高地理解题能力的途径、主要的地理题型及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最后还附三套综合训练题 以让学生进行解题训练。 
   一、提高地理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书图并重,狠抓“双基”,掌握要点——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条件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关键 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 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熟悉、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 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熟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正确地解答填图、读图及其他各类地理问题。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 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 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 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答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2、联系地图,理解记忆,融会贯通——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 
   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切不可将它 们割裂开来,孤立地死记硬背。应当结合地图,把有关的地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比 较、推理,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进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例如:在赤道附近,因终年受到太阳光的直射或近于直射,获得的热量多,促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又为热带植物、热带森林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多样的植物和丰富的 果实,则为多种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可见,地球表面热量的分布影响着水分的分布,从而形成一定的 气候特征,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植被,而植物和动物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分析黄河流域的地势、 气候、植被特点,可以推导出黄河的水文特征,从而找出、河流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同时受着地形、气 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规律。像这样来理解记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其规律性,做 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有可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分析、解答类似的各种地理问题。 
   3、学会审题,理清思路,切题解答——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要对各类地理问题作出准确无误、完整清楚的解答,逐步学会审题,进而做到善于审题是关键的一步。审 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决不要认为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善 于审题既能避免重复、遗漏,又能提高答题质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题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清晰的思路。一般说来,审题应做到:(1)不急于作答,先将要作的题目全部从头到尾阅读一遍,看看 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题目;然后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确定先答哪些,后答哪些,作到心中有底。( 2)在具体解答某题之前,再将该题仔细阅读一遍,弄清题目的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想一想从哪几个 方面进行解答?有几个要点?先后、主从关系怎样?用很短的时间理清思路,在心中拟个提纲,打个腹稿,做 到方向明确,胸中有数,为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3)做完试卷或练习以后,还要将各个题目和答案对照进 行系统检查,发现错漏之处,及时加以修改补充。总之,无论解答哪一类题目,都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 ,据题回答,切题解答,既不要下大包围,更不能丢三拉四。 
   例如:问“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只需答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三大特 征,并简述其表面的主要标志即可;若问“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为什么?”则不仅要答出上述三点,还 要从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别分析这三大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胸中无数,提笔就答,想到哪点就答到 哪点,势必造成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不得要领,或颠三倒四,重复遗漏,层次不清。 
   4、灵活运用,综合分析,讲究方法——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必要的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要通过对一些分析性、比较性、概括性、综合性较强的选择题和读图题、问答题的解答来进行综合分析 训练,做到分类熟悉范例,理清分析思路,掌握解题规律,逐步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题 ,要掌握它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从而逐步做到切题解答各类地理问题。要尽量避免写错别字,特 别是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方面的错别字。对那些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既不能等闲视之,轻易 放过,更不能采取畏难回避的态度绕开走,而是要特别认真对待,加强练习。只有通过练习,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才能摸索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 
   5、独立思考,加强练习,严格要求——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本训练 
   适当加强解题练习,是检查学习与复习效果,巩固复习成果,提高复习质量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 发展智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有力措施。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巧。最好在教师指导下,精选一些带启发性 、灵活性、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习题来进行练习,以便从中受到启发,逐步掌握解答各类习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有的人在作解题练习时,不肯动脑筋,不下深功夫,常常离不开教科书、地图或复习资料,边翻书,边答题 或边看图,边答题,甚至照书抄,照别人编写好的“题解”抄,这样作是不会收到良好的复习和练习效果的。 因此,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像考试时一样,离开有关的书、图、资料,养成独立思考、独立练习的习惯,并根 据习题的分量多少定时完成。这样独立进行练习,即使解答错了,或答不完善也不要紧,只要事后对照有关书 、图资料进行认真检查,找出解答错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适当时候还可再重新练习。只有这样 ,才能练有所得,才能逐步加深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从学习一开始和在整个复习练习过程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进行基本训练,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 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减少和杜绝练习和考试中的过失性错误。不少同学在考试中,因粗心大意而造成的错别字 和其他错漏是十分惊人的,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重视自己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无论是读书、读图,还是填图 、书写,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能马虎从事;每次练习或考试都要力求做到审题严谨,分析细微,答案规范,书 写整洁,完卷检查;每次练习或考试以后,都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评讲,同时要自己找一找、算一算失分率,分 析造成失分的原因有哪些?不断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引为鉴戒。只有这样经过多次严格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作风,这不仅在练习、考试时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造成的过失性失分,而 且对于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将大有益处。

共有条评论 >>查看已有评论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该部分为必填部分

    栏目ID=10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