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补习产业调查:高峰期补习学校日收超8万
上周五,2012年全国高考(微博)结束。然而,在遍及西安市的大大小小数百家中考补习学校里,围绕中考的“大战”却仍在“上演”……
餐饮则是另外一个受益的行业。在各大培训机构的附近,你总能很容易地找到一家快餐店,对于时间紧迫的学生和老师来说,为了有更多时间补习,节约时间的快餐成为首要选择。
6月8日下午5点多,启光大厦一楼电梯间旁的一家东东包快餐店的点餐台前,背着各种书包的学生已经排起了长队。
除此之外,补习学校的老师向学生推荐的各种教辅书籍、试题等学习资料也成为教辅产业链的一环。
6月8日下午5时,闷热的天气仍在纠缠着这座城市,当考完最后一门科目的高考生走出考场开始“狂欢”时,西安市兴庆南路上的启光大厦里,不时地有一群群一脸稚气,背着各式书包或怀抱课本的中学生涌进来,几乎是片刻间,大厦大堂内的电梯处已是人满为患。
记者观察>>
家庭经济实力开始主导孩子竞争
根据德勤事务所的研究数据,预计到2012年,我国民办教育培训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而中国家庭把开支的1/3用在了教育上。
对于多数中学生家庭,特别是初三学生的家庭,课外补习的费用已占到家庭总支出的很高比例。“细算下来,我月收入的近1/4都用在了补习费用上。”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吕先生告诉记者,他每月的收入4000多元,初三的儿子参加了“一对一”辅导,“一次2个小时,300多元,一个月四次,就是1200元。”
在几乎“人人补习”风气的裹挟下,家长们动辄花费成千上万元,将孩子送进各种课外补习班,却也是有苦难言,在采访中,多位中学生家长很无奈地表示,“别的孩子都在补习,你不补就会落后,至少也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
特别是在一些“名校”,“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学习能力,这些学校里的竞争十分残酷。有时看着孩子每天奔波在学校和补习班之间,连吃饭的时间都很少,心里也十分不好受。”一位家长向记者抱怨道。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表示,由于“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今后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家长热衷于各种各样的课后补习,以免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反映出了我们社会的一种焦躁的心态”。
在一哄而上的“补习大潮”中,也有家长对这种竞争模式提出了质疑。
“我一年给儿子在补习上的花费都在6000-7000元,但我对能产生多大效果并不抱太大希望。”作为一名初三孩子的母亲,媒体人彭女士坦言,之所以每年花费数千元让孩子上补习班,“仅仅是花钱买一个学习的环境,他待在里面,至少我不会很担心,至于能否对学习有提高,主要还是取决于他自己愿不愿意学。”
而由于课外补习需要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家庭的经济实力开始主导了孩子之间的竞争走向,“补习教育可能使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给了富裕的家庭,这正是很多人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根本原因。”曾晓东说。
更多相关内容
- (2025-01-06) 最新!2025年福建中考时间敲定!
- (2024-12-17) 福建省2025年中考英语题型要改革?新题型已经确定?
- (2024-12-13) 福建4地市初三一检时间出炉!
- (2024-12-12) 25届参考!泉州中职学校升学率排名汇总
- (2024-12-09) 降低标准,设附加分!体育中考终于要“放水”了?!
- (2024-11-25) 福州中考727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