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开展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的通知
转发关于开展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
现将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的通知》(泉教装[2012]1号)转发给你们,请依照文件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赛,参赛作品按要求一式二份于6月18-22日报送县教育局装备股,县局将在初选后上报市局作品数量为: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10件,泉州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2件,特教学校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5件,其他中小学校作品总数不超过10件;
惠 安 县 教 育 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泉州市教育局文件
泉教装〔2012〕1号
关于开展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水平。经研究决定,2012年将继续开展“泉州市‘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以下简称“三优联评”活动)。具体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市级评比活动的参评内容、参评要求、评比办法、各赛项说明、评分标准等均依据 “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参赛指南”的规定内容进行;
2、参加省第八届“三优联评”活动的作品也可同时参加市级评比;
3、本次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不收任何费用。
附 件: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参赛指南
泉 州 市 教 育 局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主题词:评选 中小学 “三优联评” 作品 通知
抄送:省电教馆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5月11日印发
附件
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参赛指南
目 录
一、参赛人员范围
二、参赛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三)评比指标
(四)作品资格审定
(五)作品制作
三、参赛办法
(一)参赛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
(二)报送时间、方式
(三)报送要求
四、参赛作品评比及奖项设置
(一)评比办法
(二)奖项设置
五、联系方式
一、参赛人员范围
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其它普通中小学、特教、民办学校有及教育技术工作者。
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活动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按照基础教育(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设置的参赛项目有: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论文、学科主题社区等4种;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1.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2)报送形式:由各联系人按要求将作品打包压缩成RAR或ZIP格式上传,所报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3)幼教课件今年只面向语言和健康社会两个领域征询作品,参赛者可自选福建省幼儿园大中小班教师教育用书语言领域和健康社会中适合互动、突破幼儿想象难点、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制作作品参加比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课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内容。幼儿园要求为主题活动类型的课例参加该项目。
(1)制作要求:需同时报送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要求双机拍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WMV)文件格式,大小不得超过700MB。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2)报送形式:请将参赛作品登记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教学课件等内容纳入同一光盘寄送,一式2份。
3.论文(含叙事报告):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总结和反思,须理论结合实践,有明确论点,论据充分,论证科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无关的学科论文的论文不纳入评审。
报送形式:作者把作品交由组织单位联系人按要求将作品统一为WORD格式打包上传并同时提交纸质文档,一式2份。
4.学科主题社区: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于网络开展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学习型组织。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特征: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
(1)制作要求: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提交社区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同时推荐10篇社区中的优秀文章及回帖的网址。在网站首页上要显示注册数、文章数、回帖数和留言数,参赛作品登记表网络上传或刻盘寄送。
(三)评比指标
1.多媒体课件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设计 |
30 |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
内容呈现 |
25 |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
技术运用 |
25 |
运行流畅,操作方式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
创新与实用 |
20 |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目标 |
15 |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
教学设计 |
25 |
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
教学行为 |
25 |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
教学效果 |
25 |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
教学反思 |
10 |
有及时的反馈和课后反思。 |
3.论文(含叙事报告)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主题方向 |
20 |
立论正确,观点明确,符合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实际。 |
内容结构 |
25 |
论据内容丰富、科学,应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论证,结果真实可信。 |
语言应用 |
25 |
谋篇布局合理,语言流畅、准确,结构严谨合理,使用术语规范。 |
创新与实用 |
30 |
研究观点新颖,具有创造性观点和研究成果适当加分;阐述内容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价值。 |
4. 学科主题社区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设计 |
30 |
主题明确、目标明确、适用人群明确; 功能模块结构安排合理。 |
内容呈现 |
25 |
突出主题特征,可以体现一定的多学科交叉; 内容科学、丰富、新颖,鼓励原创; 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资源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层次与分类清楚。 |
使用效果 |
25 |
学习群体的深度参与; 具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
技术应用 |
20 |
应用合理,注重实用; 导航清晰、准确,各项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色彩搭配合理,设计美观大方; 媒体播放可控。 |
(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
(五)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2.每个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整合课例参赛作品有指导老师的请在指导老师栏目填写信息(指导老师不超2人),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3、参赛作品若需刻盘寄送请在盘面上用油性笔标注编号、作品名称和作者。
三、参赛办法
由各组织单位指定联络人按项目要求统一上传或寄送作品资料,各组织单位应将筛选过的作品推荐参赛,并在选送作品的参赛报名表上加盖作者所在单位公章。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县级实验基地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30件,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10件,泉州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2件,特教学校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5件,其他中小学校由县(区)统一报送,作品总数不超过10件;
以上不接受个人报送。
(二)报送时间及方式
报送作品应由组织单位于6月30日前统一汇总,并填写《2012年泉州市“三优联评”作品推荐汇总表》;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每个作品应单独刻录在一张光盘(一式2份);论文应制作成电子文稿(一份)和纸质文稿(一式2份),由组织单位统一打包分别以网上传送和邮寄方式(以邮戳为准)送达泉州市教学仪器站,逾期不再受理。
(三)报送要求
1.《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二),由参赛作者填写,并由作者本人签名及所在单位盖章后文字版和电子版一起报送(刻在作品同一张光盘)。
2. 上传文件或提交“参赛作品光盘”,要求无病毒、运行良好。
注:请务必规范、准确填写作者、单位信息,截止日期后不能修改。
四、参赛作品评比及奖项设置
(一)评比办法:分为技术测试、专家评审。
1.专家评审:由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教师组成专家评审组,对通过技术测试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2.初评公示:专家评审后,在泉州市教育网http://www.qzedu.cn进行初评公示将。
(二)奖项设置
1.个人荣誉奖
各参赛项目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等奖:获奖作品数占各项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的8%;
二等奖:获奖作品数占各项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的12%;
三等奖:获奖作品数占各项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的30%。
2.集体荣誉奖项
设“最佳组织奖”12个。具体评选规则如下:
指 标 |
排 序 |
权 重 |
各组织单位参赛作品获奖数 |
按数目由大到小排序 |
0.3 |
各组织单位参赛作品总数 |
按数目由大到小排序 |
0.3 |
各单位组织工作情况 |
按技术测试结果计算 |
0.3 |
各组织单位缴费、报送作品及时性 |
按报送截止时间计算 |
0.1 |
五、联系方式
1、报送作品地址:泉州市崇福路219号(邮编362000)泉州市教学仪器站;
2联系电话:22764117,电子邮件:yqz22764117@163.com(不接受个人邮件,出现个人邮件将被删除);
3、联系人:李老师更多相关内容
- (2024-08-30) 漳平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开学流程
- (2024-08-30) 莆田艺术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致学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
- (2024-08-30)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2024年秋季中职24级新生入学须知
- (2024-08-30)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24级新生必看!入学指南来啦~请查收!
- (2024-08-29) 泉州市泉港航运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入学须知
- (2024-08-29) 厦门信息学校2024级新生编班开学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