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中学:高中生活也可以很好玩
双十中学:高中生活也可以很好玩
“本来以为高中的学习会很累很枯燥,现在发现,其实高中也很好玩。”双十中学高一女生小何笑着说。因为在双十,你会发现死读书是没用的,灵活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效率会更高。
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人生发展的幸福家园,让所有孩子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这是双十中学所倡导的理念。
从今年的高考成绩来看,双十中学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今年不单有“最牛宿舍”、高分考生,本一上线率和上线人数也再创佳绩,还有部分特长生从这里走向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大学。
文/记者 郭文娟 图/双十中学学生摄影社 商桐林
好玩的学习
“死读书没用,你必须找到更好的方式。”很多高考高分考生都这么说。他们说,双十有不少学生都会自己开发一些有趣而高效的学习方式。
你教我我教你 每个科目都有“专人负责”
学生教学生,是其中一种方式,最典型的代表是“文丛社”。高考前两周,高三学生沈晴和几名同学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大家都有各自擅长的科目,为什么不取长补短,互相教?
很快,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大家还给自己的学习团体取名叫“文丛社”,希望大家都能收获良好的文化素养。
社员们约好,每天晚上第二节下课前20分钟至30分钟,大家聚在一起,你教英语,他教数学,我教政治……每个科目“包产到户”,至少有一个专人负责。
高考前最后两周,“文丛社”的八九个社员每天并肩作战,一起交流知识,一起放松心情。最紧张的时刻,身边有战友,那种力量是非常巨大的。高考成绩出来后,“文丛社”果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能获知的信息至少包括一个清华、两个北大、一个人大。
课堂上一次讨论发展成一个论坛
高二学生王英伦和另一名同学发起的“时事论坛”,源于语文课的一次讨论。当时,语文老师针对一个考题,问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想说什么都可以。同学们踊跃发言,场面非常热烈。
后来,王英伦结合了模联和辩论赛的形式,把这个讨论从课堂发展至课外,每周一次,每次都在体锻后,大约半小时。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基本都是新近社会热点,比如“高速公路救狗事件”、“黄岩岛争端”等,由不同的主持人轮流主持,并制作PPT演示,引导大家集中讨论几个分支的问题。
起初,这个论坛只是本班同学参与,后来他们在网上进行预告,同楼层其他班级的学生也被吸引过来,还有高一的学生也来加入,用“场面非常壮观”来形容不为过。
王英伦说,这样的活动,能吸引大家去关注社会热点、国情问题,产生思想碰撞,让思维更开阔,在对写作材料发表观点、看法时,会有更多不同视角。
好玩的研究
对于小部分的偏才、怪才,要有足够的包容度。学校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并坚信:某一天,他们必将飞上“枝头”。
特长生崇拜考官“以后就跟定他了”
三年前,苏晖阳进入双十中学高中部。这使得他原先处在“地下状态”的科技创新研究,得以光明正大地进行。之前,他的爸爸并不赞同他走这条路,认为这不是“正当特长”,他只好偷偷摸摸搞研究。
进入双十,苏晖阳就跟着被他“第一眼就盯上”的通用技术老师李洪金做起项目。2009年参加双十中学的特长生招生考试时,苏晖阳留意到当时技能测试监测的评委李洪金,拿着镊子夹砝码,整个过程手都没有抖过一下。这种扎实的基本功,让苏晖阳下定决心:以后就跟定他了。
苏晖阳给李洪金看了自己的创意专利项目,两人一起讨论比赛和创意思路。后来,他完成了机器人FLL的项目,获得了省二等奖的第一名。
他的个人事迹出现在高三质检试卷上
高二文理分科时,苏晖阳选择了文科。他选择文科,是为了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研究。此时的他,已是小有名气。
从小学四年级制作第一个自动浇花器以来,苏晖阳获得的省市及国家级各类科技创新奖有几十项。2011年8月,他获得共青团中央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表彰。他的个人事迹被《时事》杂志报道后,多次出现在2012年北京、厦门等地的高三质检考试政治试卷中。
凭借着先天的禀赋和自身的努力,以及双十提供的广阔平台,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去年参加高校自主招生,他得到国内多所知名大学的青睐,一些高校开出了优越的条件。
曾有老师劝他: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最喜欢的就是你这种爱发明的人才,不如出国深造吧。苏晖阳笑着说,不知为何自己就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想留在国内,报效祖国。
今年高考,他考了576分,最终选择以“双特生”身份入读四川大学——因为这所学校承诺,大学四年将为他提供一对一的导师,提供研究场地并安排科研经费。
好玩的老师
学生能否对学习产生兴趣,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双十中学,许多老师不但课上得好,人也很“好玩”,颇受学生喜欢和追捧。
地理老师: 跳舞泡温泉都有知识点
有学生说,听地理老师陈聪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的举手投足间都有知识点!陈聪颖旅游经历丰富,每次旅游回来总会把经历与学生分享,最重要的是,他会把知识点悄无声息地融合在里面。
他去西藏旅游回来,跟学生讲起在西藏泡温泉的经历。后来,有考题问“西藏是否有地热”,学生马上就想起:陈老师去泡过温泉了,怎么会没地热?
从巴厘岛旅游回来,讲到跟海岛相关的知识点,他就在课堂上跳起舞来——那是他在旅游时跟当地土著学的。
让很多理科生羡慕不已的是,陈聪颖会带着文科班的学生去看流星雨,研究星座,浪漫得不得了。当然,这时候他也总能巧妙地让学生们顺带学点知识。
生物老师: 四句诗藏6位老师名字
生物老师吴一非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才女老师。她擅长写藏头诗,很多学生都曾获得她“不经意间”赠送的诗作。有时候是写在考卷上,有时候是写在作业本上,都是她在突然之间有感而发写下的诗句。比如,高三女生张一凌获赠的诗句便是“不独一腔凌云志,更有满腹诗书华。”因此每次分发生物作业本或者试卷,学生们总是很期待。
吴一非有一首诗流传甚广,很多学生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当时,吴一非执教的一个班级在省质检考试中发挥得不理想,她半夜失眠,爬起来写了一首诗鼓励大家:“书山文海自绵延,卿啼婉转出林间。一朝称雄非凡羽,同瞰荣地庆华天。”第二天上课,学生们一听完这首诗,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这四句诗里居然藏有六个科任老师的名字。
物理老师:传说中的全能型
吴一非诗中第一句暗含的,是物理老师陈延文的名字。他就是传说中的全能型老师。
学生们开玩笑说,陈延文老师历史、哲学、政治、社会评论、计算机都会讲,偶尔还讲讲养生,好像他是“顺带教物理”的。
这句话,当然不是说他术业无专攻。实际上,学生们对他佩服得很,他可以由一个题干“扯出”一节内容广博的课,学生以为他“跑题”了,没想到考试还真考到了。
学生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有关于陈老师的个人经历。据说,他曾经一边卖菜一边读书,成绩最差也是全校第二名。这让学生们羡慕嫉妒恨:你怎么可以这么聪明啊!
好玩的老师还有很多,“阿亮学长”陈永亮老师、吴祖祈老师、林婉卿老师……因为他们,学生爱屋及乌,也爱上了他们教的课程。
更多相关内容
- (2024-08-30) 漳平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开学流程
- (2024-08-30) 莆田艺术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致学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
- (2024-08-30)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2024年秋季中职24级新生入学须知
- (2024-08-30)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24级新生必看!入学指南来啦~请查收!
- (2024-08-29) 泉州市泉港航运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入学须知
- (2024-08-29) 厦门信息学校2024级新生编班开学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