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福建中考物理大纲教学考试指导意见
物 理
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
(一)落实“立德树人”。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
想,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充分挖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德育内涵,在
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自豪感,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联系
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三)注重实验、探究。合理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实施实验、探究教学,
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理解概念、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实验能
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四)发展科学思维。关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
生从中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的联系,
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
实践的意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课时安排,开足开齐初中物理课程,
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学。
(二)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为依据,针对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 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2
【力学】
科学内容 1 机械运动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 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
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3.知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会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知道用测量工具测量物理量时误差的
不可避免。
4. 会估测长度和时间。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 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
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
行简单计算。
5.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匀速直
线运动。了解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明确
v
-
t 图像、 s
-
t
图像的物理意义。
6.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学建议:
1.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归纳出机械运动的定义,知道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
种运动形式,是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分析机械运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选择不同
的参照标准观察同一机械运动时结果可能不同,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让学生知道
参照物在描述机械运动中所起的“标准”的作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
给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培
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渗透辩
证思想。
2. 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让学生练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练习使用科学记数法。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让
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形成感性认识,明白孤立的、缺少单位的数值在物理
学中是没有意义的。
3. 指导学生观察刻度尺的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示范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明确读数时应估读到分
度值的下一位。组织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具体的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具体的时间,
学会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使用测量工具之前要了解它的量程和
分度值,测量时要遵循科学的测量方法,知道测量值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介绍误
3
差的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
的,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引导
学生了解长度测量的多种方法。
4.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日常物品、自然现象,或自己身上的“尺”和“表”,
估测长度和时间,感受身边的物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例,让学生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用比
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从速度公式中得出速度的单位,通过实例,
让学生练习不同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实例,让学生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强调运用物理公式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及规则。通过具体实例,逐步
引导学生建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
速度的含义。展示
v
-
t 图像、 s
-
t 图像,引导学生从图像中进一步明确路程、时间、
速度的关系,体验运用数学图像描述物理过程的方法,感受数学工具在物理中的应用。
6. 组织学生使用刻度尺和计时工具(如停表、手表等)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关注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过程,训练学生规范
地进行实验操作,学会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学习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学习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
方法,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
科学内容 2 质量与密度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 体和液体的质量。
1.知道质量。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物体的质量。
2.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会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 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
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
物理现象。
3.理解密度。记住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
4.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 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 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物质和物体的不同,知道物体是
由物质组成的,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物体的质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质
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通过生活中
4
的实例,让学生对常用的质量单位的大小形成感性认识,练习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
量。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天平和砝码,认识天平的构造、量程、分度值及各部件的作用。
教师示范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操作程序,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天平的使用规则和
注意事项中蕴含的道理。组织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在操作体验的基
础上熟悉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进一步认识到,有的测量工具使用之前不仅要了解
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还要调零。介绍体积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让学生练习不同体
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体验的
基础上,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体验使用测量工具前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的
规范。让学生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培养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
作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指导学生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
生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习从物
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实例,
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引导学生通过密度概念得出密度的公式和单
位,练习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引导学生阅读密度表,让学生对不同物质的密度
有一个感性认识,要求学生记住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
4. 组织学生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训练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
操作。在测量液体密度实验中侧重评估和设计实验环节,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方
案的评估,设计出更优化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通过实验,
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天
平和量筒的使用。
5.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物质、计算质量、
计算体积等。强调运用物理公式解题的规范性,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通过具体实例,
引导学生重视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
科学内容 3 运动和力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 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
作用效果。 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 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1. 明确力的物理意义。知道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
独存在。能识别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
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3.了解弹力。了解弹簧测力计。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知道重力。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自身的质量成正比,运用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
知道物体的重心。
5.知道滑动摩擦力。会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
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方法。运用摩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6.知道合力。会进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7.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知道平衡力。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运
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
活中的有关现象。
8.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9.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建议: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力的存在,体会力是一个物体对
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归纳、概括出力的概念,了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不能
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对力的单位的大小形成
感性认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归纳出力的两种作用效
果。引导学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解释有关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实例,了解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
2.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从
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通过示范,指导学生根据力的三要素画力的示意图,培养规范
作图习惯,让学生体验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力的简洁与直观,体会力的示意图是一种抽
象出力的本质要素的模型,感悟科学抽象的方法,感受图示法和模型法的美妙。
3. 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并了解弹力。指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构造、刻度特点、量程及分度值,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随拉力的变化,了解在弹性
6
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
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具体的力。
4.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知重力的存在,了解重力,要求学生记住重力的
符号。引导学生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侧重收集数据和分析论证环节,
尝试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体验图像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 概括能力。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用 G=mg 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实验让 学生明确重力的方向,知道“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不同。让学生列举重力方
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介绍重心概念,让学生明
确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建立的等效替代的物理模型,感悟科学抽象的方法。
要求学生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5. 通过对常见事例或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知道两个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该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
擦力。组织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经历探究滑动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过程,侧重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环节,
体验控制变量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大和减
小摩擦的方法,运用摩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6.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合力概念,感受等效替代的科
学方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两种情况。通过实例,让学
生练习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7.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知道平衡状态与平衡力。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二
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
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8.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
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感受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
学推理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实验与科学想象、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
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介绍相关物理学史,让学生了解人类认
识客观规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
态度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中的关键词的含义加深认识,明确力
和运动的关系,体会物理学对客观规律表述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9.通过实验演示惯性现象或列举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的
基础上,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知道物体
7
的惯性只跟其质量有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强调“惯性”与“力”的区别。
引导学生运用惯性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书面和口头上符合逻辑
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科学内容 4 压强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 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
小压强的方法。
1. 知道压力。知道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压
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运用压强
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 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
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
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液体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
象。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3. 知道大气压。知道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了解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 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建议: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压力,从产生原因、方向、作用点等方面区分压力和
重力。通过实验或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注意引导学生
进行合理猜想,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引出压强的概
念。根据压强的概念,引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进行定性分析,
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释有关现象,重视符合逻辑的思维和表达的训练。通
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用压强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压力的受力面积。
2. 通过实验或体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确
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让学生感受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体
验物理建模思想,培养抽象、理性思维。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
有关现象,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连通器,列举生
活中应用连通器原理的实例,运用连通器原理解释有关现象。
3. 通过实验或介绍历史上有关大气压的经典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介绍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让
学生感受间接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体会实验的巧妙。通过实验或实例,让学生了
8
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
系。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与分析,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
系,解释有关现象。通过实验与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科学内容 5 浮力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 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
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
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
1. 认识浮力。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2.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
能进行简单计算。
3.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解释有关现
象。
教学建议:
1. 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和浮力的方向。引导学生用弹簧测
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通过受力分析明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的。引导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和压力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感受理论推导在科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侧重猜想与假设、设
计实验环节,体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合理
地逻辑推理,得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突出逻辑推理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
算。
3. 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合成知识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
沉(上浮、下沉、悬浮),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
沉状态,解释有关现象。通过受力分析,让学生知道漂浮状态下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9
科学内容 6 机械与机械能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 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 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了解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会画力臂。
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
算。知道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3. 知道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4. 了解滑轮组的作用。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 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 途径和意义。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 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 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
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
化。
5. 认识机械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运用机械功的
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6. 知道功率。运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7. 知道机械效率。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运用机械效
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8.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知道动能和势能。
知道动能、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机械能。
9.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了解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
的相互转化。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解释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
教学建议:
1.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和动手体验,让学生感知杠杆,引导学生在观察和讨论的
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杠杆的共同特征,建立杠杆的概念,体会杠杆是一种抽象出其本
质要素的模型,感悟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抽象方法,感受“理想模型
法”的应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杠杆的构造,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和阻力臂。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及其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要求学生会画力臂。
2. 组织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侧重分析论证环节,让学生体验从物理事实
到物理规律的思维升华。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引
导学生分析典型杠杆实例,比较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其
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从而明确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通过实例,
让学生了解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应用。
3. 展示生活中多种滑轮的使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滑轮,知道滑轮根据使用情况
10
的不同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实验,对比是否省力、
是否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是否省距离,归纳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
让学生了解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让学生讨论各种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
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培养学生将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和辩
证地认识事物的意识。
4. 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作用。引导学生根据滑轮组的安装情况分析
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介绍滑轮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产、生活中隐含的物理原理的意识。
5.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机械功。结合生产、
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根据机械功的
概念,引出机械功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机械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
6.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做功的快慢问题,类比速度,得出功率概念和功率
的计算公式,体验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的应用。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进
行简单计算。
7.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从使用机械的目的出发,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明确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分析提高
机械效率的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8.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能够对其他物体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做功的过程就
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介绍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
的因素,体会控制变量和转换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势能
大小的因素。介绍机械能的概念。
9. 通过实例或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动能和势
能间的相互转化,解释相关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
的相互转化,解释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现象。
11
【声学和光学】
科学内容 1 声现象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 件。
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了解
回声。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 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
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2.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知道它们的应用与危害。
4. 了解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
教学建议:
1.通过实验活动和体验,引导学生总结发声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归纳声音产
生的条件。通过实验与分析推理,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传播条件。通过活动,培养学
生动手实践能力,渗透比较、转换、归纳、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等科学研究
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了解回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了解声音的响度
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知道发声材料、物体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3.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和交流讨论,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了解超声波与次
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危害。
4.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噪声与乐音的区别,了解噪声的来源。引导学生通过
阅读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噪声的危害。结合实例,介绍生产、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措
施,让学生从中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科学内容 2 光现象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 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 特点。
1. 了解光源、光线。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记住真空中 光的传播速度。 2.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会画反射光路图。能区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3.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会画折射光路图。运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 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及应用。
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实像和虚像。会根据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作图。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12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 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 现象。
5.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的组成和光的三基色(光的三原色)。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 像规律的应用。
6.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解释有关现 象。会画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 7.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的应用。 8.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
教学建议:
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光源。通过实验,分别探究光在同种均匀和不均匀介
质中的传播特点,让学生总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光的直
线传播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要求
学生记住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介绍光线,让学生体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
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引入的抽象模型,感受“模型法”的应用。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组织学生探究光发生
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反射现象中光路可
逆的结论。探究过程侧重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和分析论证环节,让学生经历光的反射
定律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光的反
射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光污染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 通过实例、实验,让学生感受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光发生折射时折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以及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结
论。探究过程关注让学生经历从证据到结论的分析论证过程。要求学生会画光折射时
光线的大概位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4. 组织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大小的关系,总结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探究过程侧重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将宽泛的原始问题转化为明
确具体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替代法的应用,体会实验数据是
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体会测量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实验及分析光路,介绍实像和虚
像。要求学生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平面镜成像特
点的应用,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像和改变光路。
5. 通过媒体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感知光的色散现象。
13
通过演示光的色散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白光的组成。介绍光的三基色(光的三原色)。
6. 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引导学生从透镜的外形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它
们之间的区别。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
作用。介绍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解
释有关现象。要求学生会画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
7. 组织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侧重进行实验和分析论证环节,让学生体
验科学的结论来自对证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实物体验、演示、多媒体课件或生活经
验,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体
会物理与技术、生活的密切联系。
8.介绍人眼的结构,引导学生将晶状体与凸透镜作类比、将视网膜与光屏作类
比,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和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
及其矫正方法。强调爱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热学】
科学内容 1 物态变化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 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 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 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 知道摄氏温度。记住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沸 水的温度。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 测量温度。会使用体温计。了解人的正常体温。了解一些生 活环境中的温度值。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 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 的物质及其应用。
2. 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知道物态变化。能列举 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 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 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 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 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 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 用水的意识。
3.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和条件。记住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 熔点和水的凝固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了解它们的熔化和 凝固图像。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解释熔化 和凝固的有关现象。 4. 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及温度变化的 特点。记住 1 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沸点与气压的 关系。了解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解释汽化和液 化的有关现象。 5. 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 热。解释升华和凝华的有关现象。 6. 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水意识,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4
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建立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要求学生记
住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和沸水的温度。介绍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工
作原理,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使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实践,了解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习使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了解人的正常体温。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的温
度值,了解其他常见的温度计。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常见
的三种状态,了解这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固体熔化
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熔化的条件,描绘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了解晶体和非
晶体的熔化特点。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图像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体验运用数
学图像描述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感受数学工具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应用。介绍凝固的
条件及图像。让学生知道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物质没有确定
的熔点和凝固点。要求学生记住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通过实例,
让学生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引导学生运用熔化和凝固知识解释自
然界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4.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现象,介绍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其区别。通
过实验或列举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组织学生探究水沸腾
的条件及温度变化的特点。要求学生记住 1 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通过资料,让
学生了解一些物质的沸点。在学习大气压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
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引导学生运用汽化和
液化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5.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
放热,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6. 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了解水资源危机,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鼓
励学生参与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活动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5
科学内容 2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 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
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 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
动。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1. 知道常见物质的组成。知道原子的构成。了
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物质世界从微
观到宏观的尺度。
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 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
点。 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 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 热值。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 的自然现象。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3.知道内能。知道内能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有
关。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
式。知道热量的含义。知道热传递是能量转
移的一种方式。
4.了解比热容。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比
热容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运用比热容知识
解释有关现象。
5.了解热机,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及其能量转
化。
6. 认识热值。根据热值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认识热机的效率。能进行能量转移、转化效
率的简单计算。
教学建议:
1.通过各种媒体资源和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
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
度,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世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
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与新进展。
2.在学生了解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扩散
16
现象,让学生感知分子热运动,了解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知道一切物质的分
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通过演示分
子引力和斥力实验,让学生感知分子间存在作用力,了解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过程,
体验从可以直接感知的宏观现象推理无法直接感知的微观机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通过类比机械能,介绍分子动能和分子
势能,结合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建立内能的概念,强调内能是自然界能量存在的
一种形式,它不同于宏观世界的动能、势能,它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的总和。引导学生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内能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演示,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知道温度差是发生
热传递的条件,知道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时转移的能量,是内能的变化量。
4. 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温度变化和物质种类的关系,
发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由此引出比热容的概念。探究过程侧重制订计划与进行实验环节,注意控制变量法的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到水的比热容较大,引导学生运用
Q = c m Δ t 进行简单计
算,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利用模型或多媒体等
分析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四个冲程及其能量转化,让学生了解四冲程汽油机及其基
本工作原理。结合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异同点。
6. 从日常生活中燃料的使用出发,引导学生根据等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释放
的热量一般不同,引出热值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
Q = m q ( Q = V q )进行简单
计算。通过实例,分析热机燃料的能量走向,引出热机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对热机
效率进行简单计算。渗透环保意识,感受热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内容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源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 产、生活的联系。 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 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 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1.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各种 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2. 认识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3.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 守恒的实例。 4.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17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可持 续发展的意识。 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的范围 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5.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列举常见 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实例
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
问题。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有关能量利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能量及其存在
的不同形式,描述生产、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能量,体会能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
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能量转化和转移现象之间的联系,思考现象背
后的规律,体会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
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渗透节能教育。
5. 引导学生阅读各种资料或调查活动,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了解常见
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了解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结合实
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渗透可持
续发展意识和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观念教育。
【电磁学】
科学内容 1 电路与欧姆定律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 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带来的影响。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了解
正、负电荷的规定。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了
解摩擦起电、物体带电的实质。
2.解导体和绝缘体。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
响。
18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
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 科技进步的影响。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 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 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
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
流和电压的特点。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知道通路、
断路(开路)和短路。知道电源和用电器使用时的能
量转化。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识别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会连接并设计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认识电流。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6.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7.认识电压。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会使用电压表测电
压。
8.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9.认识电阻。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变阻器的
构造。了解变阻器的作用。会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
箱。
10.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运
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1. 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建议:
1.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了解正、
负电荷的规定,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知道验电器的
作用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层面,了解摩擦起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荷
发生了转移,而不是产生了电荷。
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导电性,知道导体和绝缘体。通过实例,让
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性与应
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结合实验了解电路和电路
的组成。介绍常见的组成电路的各元件的作用及符号。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
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结合具体电路,介绍通路、断路(开路)和短路,强调电源
短路的危害。结合电路实物,介绍电路图,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通
19
过示范,指导学生画简单的电路图,强调作图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
4. 通过展示具体电路和类比,引导学生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其特点,知
道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采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
例。通过实例,指导学生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示范,指导学生学习画简单
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组织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路,
学习根据要求设计两个用电器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 引导学生通过电路连接的实际操作,感受电流的存在。根据生活经验或运用
“水流”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认识电流,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介绍物理
学上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电流
的方向。指导学生阅读电流表使用说明书,教师在边演示边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使用电流表测电流,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习惯。
6.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侧重猜想与假
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环节。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画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过程,逐步掌握各项技能。
7. 根据生活经验或运用“水压”进行类比,引导学生认识电压。介绍电压与电
源的关系。要求学生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让学生通过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学会电
压表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习惯。
8.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侧重猜想与假
设和进行实验环节。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画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使用电压表
测电压的过程,逐步掌握各项技能。
9. 通过类比水流受到的阻力,引入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
因素,侧重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环节,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通过模型,引导学
生了解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工作原理。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学习使用滑动变阻
器和电阻箱。
10. 组织学生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全过程。探究
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通过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
理解多次测量的目的,经历从实验数据到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过程,体会用数学图像处
理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
流、电压特点,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分析动态电路、解释现象、进
行计算等。
11. 引导学生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器材,
20
进行实验,完成对电阻的测量,理解多次测量的目的,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实验
中,注意培养学生电学实验技能和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习惯。
科学内容 2 电功、电功率与生活用电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 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
功率和实际功率。
1.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理解电功。
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会读家用电能表。
2.理解电功率。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 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 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
象。
4.知道电流的热效应。根据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并解释有关现象。
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 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5.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根据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相关元件。
知道零线、火线和地线。知道试电笔(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6.记住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和危害。
知道家庭安全用电常识,有节约用电意识。
教学建议:
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流做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
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理解电功,运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展示电能表实物,让学生学习看电能表的铭牌,了解电能表的一些重要参数如额
定电压、转速等,学习读电能表。
2. 通过类比,让学生经历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电功率的过程。通过实例,引导学
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认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让学生学
习看机器、用电器等的铭牌。
3. 组织学生根据电功率公式,设计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和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认识。
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电学实验技能和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习惯。
4.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引导学生探
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体验转换法和控制变量
法的应用。介绍焦耳定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电
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 展示家庭电路图、实物照片或示教板,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
21
其作用和连接方式,了解零线、火线和地线,了解家庭电路中插座、插头、保险丝、
空气开关的作用。让学生练习作图连接家庭电路相关元件。介绍试电笔(测电笔)的
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练习使用试电笔(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6.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危害。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和发生短路是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要求学生记住我国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知道人体触电的危害,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安全用电原则,
注意防雷。渗透安全教育和节能教育。
科学内容 3 电与磁
内容要求 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1.知道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认识磁体周围
存在磁场和磁场的方向。了解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
知道地磁场。
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 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2.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
向。会运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或磁场方
向。知道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 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的作用,知道该力的方向与
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
化。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电磁感应现象。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感应
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
量转化。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5.知道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
磁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磁波的波长、波速
和频率。了解现代信息记录及传播的多样性。
教学建议:
1. 通过一些简单的磁现象,让学生了解磁体和磁极。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磁
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观察小磁针、铁屑在不同磁场中的排列分布,让学生认识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有强弱和方向,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了解实物和场是物质存
在的两种方式,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通过“理想模型法”“转换法”引入
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体会运用磁感线的疏密描述磁场强弱的巧妙,鼓励学生在解决实
22
际问题中,有尝试运用适当研究方法的冲动和勇气。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地磁场的
存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磁场。介绍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观察、研究和成就,渗透情感
教育。
2. 通过奥斯特实验,让学生感受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初步
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知道通电螺线管
两端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有关。介绍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
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或电流方向,感受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简便的方
法将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表达出来的巧妙。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电磁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
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了解电和磁之间的作用。通过电动机
实物模型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了解换向
器的作用,感受换向器设计的精巧。
4.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电磁感应现象。组织学生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体会逆向思维,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经历从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了
解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感受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的质的飞跃,体会科学探究对人类拓展认知、探索真理的极大推动作用。引导学生
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体会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发电机实物模
型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
5.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介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要求学生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介绍物理学中用波长、波速和频率来描述
电磁波的特征。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
影响,了解现代信息记录及传播的多样性。
三、考试评价
(一)日常学习评价
日常学习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改善教师的教
学。在日常学习评价中,要鼓励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注意根据学习要
求和学生学习水平选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让学生获
得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日常学习评价的要求可
参照上述《教学要求》。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23
1. 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版)》为指导,以本《指导意见》为依据,结
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2. 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 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渗透。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 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
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 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
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创新性:关注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试题情境,注 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 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
术性的错误。 3. 考试内容 (1)关于实验,应考查正确使用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测量物理量等实验能力。 (2)关于科学探究,应考查《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宜孤立地考 查科学探究要素,而应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 (3)关于科学方法,不宜机械地考查科学方法的名称,而应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理 解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于科学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求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 知水平要求”中用字母 A、B、C 标出,其含义如下: A: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领会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能简单运用知识,如:简单作图,进
24
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 理,解决实际问题。
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
力学
科学内容 知识点 要求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A
2.长度和时间 A 3.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B
质量与密度
4.质量 B
5.密度 C
运动和力
6.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B
7.弹力 A
8.重力 B 9.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
10.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B
11.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条件 B
压强
12.压强 C
13.液体的压强 B
14.大气压 A 1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
浮力 16.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B
机械与机械
能
17.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 B 18.滑轮,滑轮组 A
19.机械功,功率 B
20.机械效率 B 21.动能,势能,机械能,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A
2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A
25
声学和光学
科学内容 知识点 要求
声现象
23.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A
24.声音的特性 A 25.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超声与次声 A
光现象
26.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A
27.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可逆 B 2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
29.光的折射现象,光折射的特点 B
30.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 A 31.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B
32.透镜的应用,眼睛和视力矫正 B
热学
科学内容 知识点 要求
物态变化
33.温度,液体温度计,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A
34.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 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B
35.汽化和液化,物质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 热和放热
B
36.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A
分子动理论
与内能
37. 常见物质的组成,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物质 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A
38.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A
39.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A
40.热量,比热容 B 41.热机的工作原理 A
42.热值,热机效率 B
能量的转化与 43.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定律 A
26
守恒、能源 44.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A
电磁学
科学内容 知识点 要求
电路与欧姆
定律
45.摩擦起电,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A 46.材料的导电性,新材料的特点 A
47.电路的组成 B
48.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B 49.电流,电流表,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B
50.电压,电压表,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B
51.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 B
52.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 C
电功、电功率
与生活用电
53.电功,电能表 C
54.电功率,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C 55.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B
56.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B
57. 安全用电 A
电与磁
58.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A
59.电流的磁场 A
60.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B 61.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 A
62.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 因素
A
63.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影响 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A
64.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波速和频率 A
4. 考试形式 (1)笔试(闭卷,卷面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实验操作考查
27
说明: (1)笔试由全省统一组织命题考试。 (2)实验操作考查由各设区市自行组织命题考查,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素养 以及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应认真组织实验考查,严格把握考查标准,避
免实验考查走过场。 《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以下 20 个学生必做实验为实验操作考查的 范围。
学生必做实验
基本操作类 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测量性实验
8.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9.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0.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探究性实验
1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9.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2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 试题难度 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进行命题。 6. 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题型,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
28
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题型分 值比例:选择题约占 32%,非选择题约占 68%。 (2)题量:30~35 题。 (3)内容结构分值比例:力学约占 38%,声学和光学约占 12%,热学约占 14%, 电磁学约占 36%。
7. 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 【例 1】一曲“小苹果”风靡大江南北。人们能分辩出是筷子兄弟在演唱,依据 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 [答案]C [说明]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以风靡大江南北的“小苹果”曲子为素材,考查声 音特性的识别。要求学生知道,辨别演唱者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这个特性。属于容易
题。
【例 2】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有耳罩 [答案]B [说明] 试题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为素材,考查噪声防治途径的判断。要求学生 知道防治噪声的三种途径,即在产生环节、传播环节和接收环节防治,从实际事例中
辨别出从产生环节防治噪声的事例。属于容易题。 【例 3】图 1 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 B.铅笔“折断” C.雨后绚丽的彩虹 D.日食的形成 图 1
29
图 2
[答案]A [说明] 试题以生活中的光学现象为情景,考查光的反射现象的识别。要求学生 根据光的反射现象的特点,从体现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和光的直线传
播的四个情景中识别出光的反射现象。属于容易题。 【例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 40cm 处时的成像 情况如图 2 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答案]A [说明] 试题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为背景,考查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依据当物距大于透镜
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特点,判断焦距的大致范围。属于中等题。 【例 5】夏天,饮料罐在冰箱中被冷藏后,取出擦干,放置一会儿,其外表面仍会 变湿,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答案]C [说明] 试题联系生活,以饮料罐从冰箱冷藏室取出后外表面变湿的情景为素材, 考查液化现象的判断。要求学生了解液化的机理,根据具体现象判断物态变化。属于
容易题。
【例 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为 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1∶4, 则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1∶2 B.1∶4 C.2∶1 D.4∶1 [答案]A [说明]试题考查 Q=cmΔt 的简单计算,要求学生运用 Q=cmΔt 计算热量之比,属 于中等题。 【例 7】图 3 所示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中,描述错误 ..的是
A.探究水沸腾特点实验 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B.物体的重力与质 量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液体内部压强 与深度的关系
图 3
30
[答案] D [说明] 试题以四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水的沸腾实验中温 度与时间、重力与质量、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液体压强与深度等四组物理量之
间的关系图像的理解。试题关注数理结合的物理素养,考查运用图像分析物理问题的
能力,属于中等题。 【例 8】如图 4 所示,可绕 O 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 D 点挂一个重为 G 的物体 M。 用一弹簧测力计依次在 A、B、C 三点沿与圆 O 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 F1、F2、F3。则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答案]C [说明] 试题以杠杆挂重物为背景,考查杠杆及力臂概念、杠杆平衡条件以及圆 的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根据力臂概念,画出力臂,并结合数学上圆的知识,比
较力臂大小,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比较动力的大小。属于难题。 【例 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 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C.把电线布置在地毯下更美观 D.站在绝缘体上双手可任意触电 [答案]B [说明]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安全用电知识,判断日常生活符合安全用电的做法。考 查家庭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同时渗透安全教育。属于容易题。 【例 10】生活中为了方便,通常在房间门口装开关 S1、床头装开关 S2,让这两 个开关能同时控制房间的吊灯,即门口开灯后可在床头关灯,或床头开灯后可在门口 关灯。图 5 中的电路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图 4
图 5
A
220V
S1 S2
B
220VS 1 S2
220V S1
S2
C
220V
S1
S2
D
31
[答案]C [说明]试题以家庭生活中的房间开关电路为素材,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理解。要 求学生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电路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方
案。属于中等题。
(二)填空题 【例 11】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___________产生的, 钟声通过___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答案] 振动 空气 [说明] 试题以考场钟声为素材,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在 具体情境中再现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属于容易题。 【例 12】“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 6 所示,与直接 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增大 增大 [说明] 试题联系生活,以“自拍神器”为背景,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理解和生活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识别手机拍照利用的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
根据生活经验和物距的定义,判断利用自拍杆对物距、像的大小以及取景范围的改变。
属于中等题。 【例 13】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 同”。沐浴着如酒、如月、如梅的茶香,修身养性的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的历史有多
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如图 7 所示: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__,这便是制茶 业中的“杀青”; (2)用沸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 ____________ 越激烈; (3)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
图 6
图 7
32
(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 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5)茶夹是__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答案] (1)汽化(蒸发) (2)分子运动 (3)连通器 (4)大气压 (5) 费力
[说明] 试题以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宋诗《寒夜》入手,以中国茶文化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连通器原理、大气压和杠杆的分类等知识的了解。
要求学生识别制茶中“杀青”过程的物态变化,说明沸水泡茶过程的分子热运动现象,
识别茶壶构造中运用的力学原理,判断茶夹属于哪一类杠杆。试题同时渗透中华优秀
文化传统教育。属于容易题。 【例 14】一瓶标有“550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小明喝 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答案] 550 1.0×103 [说明] 试题以学生常见的纯净水为背景,考查单位换算、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 以及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的理解。属于中等题。 【例 15】小明在水盆中洗碗时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 9 所示。他 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受到 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 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答案] 变大 不变 [说明] 试题以在水盆中洗碗这一生活化的情景为背景,考查学生在实 际情境中对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概念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根据物体
的浮沉条件判断浮力大小的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概念,分析推理水面的变
化情况。属于难题。 【例 16】 家庭电路中的“超负荷”是指电路中的________过大。出现上述情况 时,电路中的空气开关会自动切断电路。图 9 是空气开关的原理图,它切断电路利用 的是电流的________效应。 [答案] 总功率(或电流) 磁 [说明] 试题以空气开关为背景,考查家庭电路中“超负荷” 原理的了解、电磁铁工作原理的理解、电流磁效应的了解。要求
学生知道家庭电路中“超负荷”的原理,根据空气开关的电路图
图 8
图 9
33
判断其工作原理。试题渗透安全用电意识,属于容易题。 【例 17】如图 10 为小红家的一个带开关、指示灯和多个插座的接线板。接线板 上的指示灯和插座之间是________联的;小红把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 庭电路中的插座时,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出现“跳闸”现象,其原 因可能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___。 [答案] 并 短路 [说明] 试题以生活中常见的接线板为素材,考查并联电路的理解 和电路故障的分析。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接线板中指示灯与插座的连接方式,
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属中等题。 【例 18】如图 11 所示,电源电压为 3V。闭合开关后,小灯泡 L1、L2都不亮。 用电压表检测后,得出 L1断路(开路)的结论。其测量情况应该是:Uab=_____V, Ubc=_____V,Uac=3V。 [答案] 3 0 [说明] 试题考查电路故障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断路的特点和电压 表的作用,综合分析电路。属于难题。
(三)作图题 【例 19】图 12 中有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请画出它的入射光线。
[答案] 如图 13 [说明] 试题考查光的折射的简单运用和规范画光学图的技能。要求学生根据凸透 镜对光的折射特点,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属于容易题。 【例 20】图 14 中的 AB、CD 是同一发光点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 射光线,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发光点 S 的位置。
图 10
开关
指示灯
图 15
S ′
图 16图 14
图 12 图 13
S
图 11
34
图 17 图 18
[答案] 如图 15 或图 16 [说明] 试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简单运用和规范画光学图的技能。要求学生画出 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S′,根据平面镜的对称性得出发光点 S 所在的位 置;也可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两条反射光线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根据两条入射 光线的交点就是发光点 S 所在的位置确定发光点 S 的位置。属于中等题。 【例 21】请在图 17 中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如图 18 [说明] 试题考查重力概念的简单运用和规范画力学图的技能。要求学生根据重力 方向的特点画重力示意图。属于容易题。 【例 22】如图 19 所示,用杠杆提升一物体,O 为杠杆支点,请画出拉力 F 的力 臂 l。
[答案] 如图 20 或图 21 [说明] 试题考查力臂概念的简单运用和规范画力学图的技能。要求学生根据力臂 的定义画出杠杆受到的拉力 F 的力臂图。属于中等题。
【例 23】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 22 所示,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和电流 方向。
S N
图 23图 22
O
F
图 19
O
F
l
图 20 图 21
O
F
l
35
[答案] 如图 23 [说明] 试题考查磁极间相互作用特点和电流磁场方向的简单运用。要求学生根据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特点,以及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的 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进而根据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 管电流的方向。属于中等题。 【例 24】如图 24 甲所示,插线板上的开关控制指示灯和插孔,若指示灯断路(开 路),插孔仍可正常使用。请在图 24 乙中画出插线板上的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 方式,并与电源线接通。
[答案] 如图 25 [说明] 试题以生活中的插线板为载体,考查并联电路、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知识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的综合运用以及规范画电路图的技能。要求学生根据插线板上各部
件的工作特点,结合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插线板上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以及开
关在电路中的位置,进而根据家庭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属于难题。
(四)简答题 【例 25】为了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古代士兵宿营时经常枕着牛皮制作 的箭筒睡在地面上,这是为什么? [答案] 箭筒和大地是固体,能够传声,固体的传声速度比空气的传声速度快,传 播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短。所以枕着牛皮制作的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及早听到夜袭
敌人的马蹄声。 [说明] 试题以行军宿营士兵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远处马蹄声为情景,考查不同介
乙
零线 火线
图 24
甲
开关
指示灯
图 25
零线 火线
36
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识记和速度公式的简单运用,以及说理表达能力。试题要求学生
知道固体的传声速度比空气的传声速度快,根据速度公式,定性比较相同路程的运动
时间,解释生活现象。属于中等题。 【例 26】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 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上升,
一会儿后,窗帘居然被点燃了。请用光学及能量转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装有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阳光透过 球形鱼缸时,将会聚于窗帘上某点,光能转化为内能,窗帘上的聚光点温度上升,一
段时间后达到窗帘的燃点,窗帘被点燃。 [说明] 试题取材于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考查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能量转 化以及和内能与温度关系的理解,以及建模能力和说理表达能力,同时渗透安全教育。
试题要求学生将生活中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抽象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
用、能量转化,以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判断出阳光会聚于窗帘上某点,导致该点内
能增大,温度升高,解释生活现象。属于中等题。 【例 27】小萌吃早饭时,稀饭太烫,她用嘴对着稀饭轻轻吹气。请用热学知识解 释其中道理。 [答案] 用嘴对着烫稀饭轻轻吹气,能加快稀饭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加快 蒸发吸热,利于降温。 [说明]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以早晨吃稀饭为背景,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 发吸热知识的理解,以及说理表达能力。试题要求学生判断用嘴对着烫稀饭轻轻吹气,
能改变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这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从而加快蒸发,根据蒸
发能够吸热,推理出有利于降温,解释生活现象。属于中等题。 【例 28】 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答案] 根据公式: t cmQ ,质量相等的海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相同的 热量,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的温度
变化小。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说明] 本题取材于沿海与内陆昼夜温差不同这一生活现象,考查比热容概念的理 解,公式 Q=cmΔt 及控制变量法的简单运用,以及说理表达能力。试题要求学生根据 海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以及公式: t cmQ ,定性比较等质量的海水和干 泥土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海水和干泥土的温度变化差别,解释生活现象。属于
中等题。
37
【例 29】如图 26 所示,在动车站站台上,离站台边缘 1m 左右的地方 标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请分析,为什么
当动车驶过时,如果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
非常危险的。 [答案] 当动车行驶时,人与动车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人会 受到一个指向动车方向的压力差而倒向动车,造成危险。 [说明] 试题联系实际,以动车站上的黄色的安全线为素材,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 关系的理解以及说理表达能力,同时渗透安全教育。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分析动车站上设置黄色安全线的理由,解释生活现象。属于中等题。 【例 30】据史书记载,“老妪(yu)留下一金簪(zan),二女均分起争端,阿舅 用线水平悬,悬处分簪两不怨”。阿舅分簪的方法如图 27 所示, 图中 O1、O2分别为左边簪头和右边簪尾的重心。请你用所学物理 知识简要说明此法分出的簪头和簪尾是否等重。 [答案] 如图 28,当金簪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簪头和右边 簪尾受到的重力分别为 G1、G2,则 G1、G2的力臂分别为 L1、L2,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G1L1=G2L2,由于 O1比 O2更靠近支点 O,所 以 L1<L2,因此 G1>G2,即粗的簪头一边重些,所以此法分得不 等重。 [说明] 试题以古人要等重分金簪为题材,考查杠杆平衡条件 的简单运用及说理表达能力。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杠杆有关概念及杠杆平衡条件推理判
断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说明古法分金簪的合理性。属难题。 【例 31】为什么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 [答案] 因为铜的导电性能比铁的导电性能强,因此,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 件下,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根据焦耳定律 Rt IQ 2 ,导线上通过的电流 相同时,相同时间内铜导线损耗的能量比铁导线的少。所以家庭电路中选用铜导线而
不用铁导线。 [说明] 试题以家庭电路中的导线为素材,考查材料导电性能的了解、焦耳定律的 简单应用以及说理表达能力。试题要求学生根据铜的导电性能比铁的导电性能强,判
断出相同条件下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再根据焦耳定律,推理出通电时,
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损耗的能量比铁导线的少,解释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
的原因。属于难题。
图 26
图 29
图 28
O
O1
G1
G2 O2
l1 l2
图 27
O1
O2
38
(五)实验、探究题 【例 3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为了便于探究成像特点,应选用__________(选填“不透明的平面镜”或“透 明的玻璃板”)做实验;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 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实验装置如图 29 所示,把蜡烛放在图中刻度尺的“0”刻度线处,蜡烛的像 将成在刻度尺的“_______cm”处;若在刻度尺的“15cm”处竖直插入一块大纸板, 仍在图中的位置观察,还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蜡烛的像吗?__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 [答案](1)透明的玻璃板 大小 (2)20 能 [说明] 试题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为载体,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等效替代方法的理解以及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和收集证据能力。 第(1)小题,根据实验中需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判断要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和两 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来做实验。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第 1 空格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读出物距,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 与平面镜等距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属于容易题;第 2 空格要求学生根据平面镜成 虚像的特点作出判断。属于中等题。 【例 33】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 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
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 30 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________的________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_(选填“注入”或“吸取”)适量水来模拟近视眼, 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将再 次得到清晰的像;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透 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1)缩小 实 (2) 注入 靠近透镜 凹 [说明] 试题以课外实验“探究近视眼的矫正”为载体,综合考查实像概念、凸透 镜成像规律、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的理解以及长度的测量技能,
考查科学探究中收集实验数据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
图30
39
第(1)小题,要求学生现场测量物距和像距,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根据 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像的放大缩小性质和像的虚实。属于中等题。 第(2)小题,第 1 空格要求学生根据近视眼晶状体的特点判断如何调节模拟近视 眼的水凸透镜,第 2 空格要求学生根据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第 3 空格要求学生根据近视眼的成像特点选择矫正视力的透镜。属于中等题。 【例 34】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应 图像,如图 31 甲、乙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32 所示,该示数是图 31 中__________段所对应的 温度(选填“OA”“AB”“BC”“OD”或“DE”)。实验时,大气压__________1 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3)如图31甲所示,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OA段与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 因为___ 。 [答案] (1)秒表 (2) DE 低于 (3)冰与水的比热容不同(冰的比热容 比水的小,吸收相同热量,冰的温度上升较快) [说明] 试题以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晶体 熔化图像、水沸腾图像、水沸腾的特点、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热量与比热容的关系的
理解,以及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这两个实验的目 的,判断两个实验都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第 1 空格,要求学生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冰熔化和水沸腾的 特点判断图 31 甲是冰的熔化图像,图 31 乙是水的沸腾图像,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的特点推理出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是图 31 乙中的 DE 段对应的温度;第 2 空格要求学 生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知道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根据实验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98 ℃),判断实验室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属于中等题。
图31
时间
温度
O
A B
C
甲
时间
温度
O
D E
乙
100
90
100
℃
90
图32
40
第(3)小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冰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冰的熔化图像中 两段倾斜的图线对应的物理过程,根据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以及热量与比热
容的关系,分析推理冰的熔化图像中两段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
属于难题。 【例 35】如图 33,小亮用刻度尺测量一个圆的直径,该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cm,该圆的直径是________ cm; [答案]0.1 1.55(1.53~1.57) [说明] 试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和观察读数能力。要求学生根据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识别刻度尺的分度值,并正确读数。属于容易题。 【例 36】小鹭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如图 34 所示。
(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______________运动。 (2)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 34 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 34 丙所示,小鹭竖直 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 34 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匀速直线 (2) B (3)不正确。因为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木 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 [说明] 试题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为载体,考查二力平衡条 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理解,考查控制变量方法的理解和科学探究中的设
计实验、分析论证和评估等能力。
图33
图 34
41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理解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设计实验操作方法。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甲、乙两图实验方案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作出判断。属于中等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依据控制变量方法,评估实验方案与分析论证是否正确。 属于难题。
【例 37】“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 35 所示。 (1)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 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 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实验步骤 a、b、c、d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 次为 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 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 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
小。 [答案](1)测量空桶的重力 dabc 或 adbc (2)Fa-Fb=Fc-Fd [说明] 试题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为素材,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科 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分析与论证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试题信息补充遗漏的实验步骤,并合理安 排实验步骤。属于中等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和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的关系式。属于难题。 【例 38】 小明用 3V 电源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图35 a b c
图 36 图 37 图 38
R
42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36 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_ 位置。 (3)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37 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则 R 的阻值是______Ω。 (4)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图 38 (2) 断开 B(或 D) (3)0.3 5 (4)减小误 差 [说明] 试题以“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为背景,考查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电路识 别与连接、电学实验操作规范,以及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先根据实验原理和试题信息判断电压表选用的量程,再根 据电压表连接规范连接实验电路。属于中等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电学实验操作规范和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情况判断连接 电路时开关的位置和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属于容易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属于中等题。 第(4)小题,要求学生理解并表达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属于难题。 【例 39】吴丽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其 实验过程如下: (1)她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 39 所示,接下来她要对电 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解决后,她按图 40 连接好电路,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还是 偏转到零刻度线的左侧,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她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L1两端的电压 UAB、L2两端的电压 UBC 和两灯泡两端的总电压 UAC,更换不同灯泡,再做两次实验,将三次实验数据填入下 表。该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UAB UBC UAC 1 0.8 2.2 3 2 1.0 2.0 3 3 1.2 1.8 3图 40 A B C L1 L2 S
图39
43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中的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测量物体的长度 B.伏安法测电阻 C.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 (1)调零(校零) (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3)电压没有标单位 (4)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总和(或 UAC=UAB+UBC) (5) C [说明] 试题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为背景,考查实验仪器的正确使 用和操作方法,以及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和评估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电压表指针异常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故障原因。属于中等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评估实验记录表格。属于中等题。 第(4)小题,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实验数据,表达实验结论。属于中等题。 第(5)小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实验设计目的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属于难题。 【例 40】小明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 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及其规格如下: 蓄电池(电压 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0~15V)、 滑动变阻器(10Ω、1.5A)、滑动变阻器 (50Ω、1A)、小灯泡(额定电压 2.5V)、 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他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是 6V,则推断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41 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的 I-U 图像, 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W。 (4)小明在实验中选用了最大阻值是_________Ω的滑动变 阻器。 图 41 I/A U/VO 0.3 0.2 0.1 1 2 3 图 42 A R L V
44
[答案](1)如图 42 (2)小灯泡接触不良(或小灯泡灯丝断了)(3) 0.625 (4) 50 [说明] 试题以“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为背景,考查电功率、串联电路电压关系 和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考查画电路图的能力、电路故障的分析推理能力、从图像中
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中的分析、评估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及提供的器材,画出测量电路图。属于中等 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推断实验故障。属于中等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小灯泡额定电压(2.5V)找出图像中对应的电流值 (0.25A) ,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计算额定功率的大小。属于中等题。 第(4)小题,要求学生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计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据此选择滑动变阻器。属于难题。
(六)计算题 【例 41】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完全燃烧 0.084m3的天然气 放出多少焦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从 25 ℃升高到 75 ℃?[ 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 q=4×107J/m3 ] [答案] 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Vq Q =0.084m3×4×107J/m3=3.36×106J 由 公 式 Q=cmΔt 得 , 水 的 质 量 kg 6.1 C2 5C7 5C )J /(kg 1 02.4 J 1 03 6.3 3 6 tc Qm [说明] 试题以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新能源——天然气为背景,考查热值概念和 热量计算公式的简单计算。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热值与热量的关系式计算热量,根据比
热容与热量的关系式,进行简单变形后,计算质量。属于容易题。 【例 42】近年来,智能机器人进入百姓家。如图 43 所示,质量为 4kg 的清洁机 器人某次工作时,在 4 s 内沿水平直线运动了 2m,此过程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牵引 力为 50N,g 取 10N/kg。求: (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2)牵引力所做的功; (3)牵引力的功率。 [答案] (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G=mg=4kg×10N/kg=40N 图 43
45
(2)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50N×2m=100J (3)牵引力的功率 P= t W = s 4 J 1 00 =25W [说明] 试题以智能清洁机器人为素材,考查重力、功和功率的简单运用。要求学 生分别运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机械功的公式、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属于容易
题。 【例 43】“嘉庚号”科考船(图 44)于 2016 年 5 月 8 日下水,厦门大学由此成 为中国大陆综合性大学中第一所拥有自己的全球级科考船的高校。科考船满载时排水 量为3.5×103t,在某段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图像是双曲线,如图 45 所示,g 取 10N/kg。 (1)求科考船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2)根据图 45 所示规律,推算科考船航速为 20km/h 时受到的牵引力。 (3)求在该段航行中科考船发动机每分钟所做的功。
[答案] (1)排水量 3.5×103t=3.5×103×103 kg=3.5×106 kg 3.5×103t 的水受到的重力 G 排=m 排g=3.5×106kg×10N/kg=3.5×107 N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科考船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排=3.5×107 N (2)科考船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图像是双曲线,说明 F 与 v 成反比例关系, 即有 F1v1=F2v2 若取图 45 中 v=2km/h 所对应的点,则 F1 =6×106 N、v1 =2km/h, 则科考船航速为 20km/h 时受到的牵引力 6 51 1 2 2 6 10 N 2km/h 6 10 N 20km/h FvF v (3)由功率、功、速度知识可得, = W FsP Fv t t 图 44 图 45
F/×106N
v/km·h-1O 2 4 8 10 12 6
6 5
3 2 1 4
46
由于该段航行中牵引力与速度是反比例关系,所以科考船在该段航行时功率
不变, 发动机功率 P=F1v1=6×106 N×(
6.3 2 )m/s= W 10 3 1 7
发动机每分钟所做的功 W=Pt= J 1 02s 6 0 W1 0 3 1 8 7 [说明] 试题以“嘉庚号”科考船为背景,考查重力与质量关系、阿基米德原理、 二力平衡、功、功率、速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
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物理建模能力,考查单位换算、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和应用。试题应用本土化的素材,渗透爱国爱乡的情感教育。 第(1)小题,要求学生理解排水量的含义,根据重力与质量关系、阿基米德原 理计算浮力,属于中等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从双曲线图像中分析出 Fv 恒定的信息,从图像中选取一 组数据列方程推算牵引力。属于难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功率、功、速度公式,应用图像提供的功率条件求 解一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属于难题。 【例 44】如图 46 所示的电路,R1=20 Ω,R2=80 Ω,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 0.8A。求: (1)电源电压 U ; (2)干路电流 I 。 [答案] (1)由欧姆定律得,U1=I1R1=0.8A×20Ω=16V 由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得,U=U1=16V (2)由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得,U2=U=16V 由欧姆定律得, A 2.0 8 0 V 1 6 2 2 2 R UI
由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得,I=I1+I2=0.8A+0.2A=1A [说明] 试题以简单的并联电路为情景,考查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和欧姆定 律的简单计算。属于容易题。 【例 45】如图 4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电流表使用 0~0.6A 的量程,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R 的阻值为 8Ω。闭合开关,移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求:
图 46
R1
R2
S
A
图 47
47
(1)元件 R 两端的电压; (2)电路的总功率; (3)元件 R 的内部是由两个定值电阻 R1、R2连接组成,其中 R1=40Ω,则通过 R2的电流是多少? (4)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大? [答案] (1)由欧姆定律得, V 2.3 8A 4.0 IRU R (2)电路的总功率 W 2.4A 0 .4V 6 UIP (3)∵ 1 RR ∴ 1 R 与 2 R 是并联的 由欧姆定律得,通过 R1的电流 1 1 1 R UI = A 0 8.0 4 0 V 3 .2 则通过 R2的电流 A 0 .32A 0 8.0A 4.012 III (4)由于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 所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I max=0.6A 由欧姆定律得,电路总电阻的最小值 max min I UR A 6.0 V 6 =10Ω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2 8 1 0m in RRR 因此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2Ω ~ 20Ω [说明] 试题以串联电路和电路暗盒问题为情景,考查电功率的简单计算,欧姆定 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路极值问题的分析推理、综合计算。 第(1)小题,要求学生运用欧姆定律简单计算。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理解电路中总功率的概念,运用功率简单计算。属于容 易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通过比较电路元件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大小关系,分析推 理,判断元件内部的电路连接方式,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关系,计算支
路电流。属于难题。 第(4)小题,要求学生理解“保证工作电路安全”的含义,综合运用欧姆定律 和串联电路电阻关系,分析求解电阻,并正确表达阻值的变化范围。属于难题。 【例 46】如图 48 所示,R1=20Ω,R2=16Ω,灯泡 L 标有“12V 6W”字样。电 源电压保持不变,忽略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S1、S2都闭合时,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和 电流表 A 的示数;
图 48
S1 R1 R2
S2
A
L
48
(2)当 S1、S2都断开时,求灯泡 L 的实际功率。 [答案] (1)当 S1、S2都闭合时,电阻 R1与灯泡 L 并联接在电源两端 ∴电源电压 U=UL=12V
由欧姆定律得,电流表示数 A 6.0 2 0 V 1 2 11 1 1 R U R UI (2)当 S1、S2都断开时,灯泡 L 与电阻 R2串联,电源电压不变 ∵忽略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 eL 2 Le LeL P U RR
24 W6 V 1 2 2 电路的总电阻 R=RL+R2=24Ω+16Ω=40Ω 由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的电流 A 3.0 4 0 V1 2 2 R UI ∴灯泡 L 的实际功率 W 16.22 4A3.0 2 L 2 2L RIP [说明] 试题通过开关的通断,使电路结构在串联和并联之间发生变换,考查串、 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综合运
用。 第(1)小题,要求学生在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下,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和 欧姆定律计算电流表的示数。属于中等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知道通过开关的通断,电路已从并联变为串联,抓住电路 变换后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不变的特点,利用串联电路电阻、电流特点、欧姆定律、
电功率公式综合计算灯泡的实际功率,属于难题。 【例 47】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压力传感报警装置,当 停留在楼梯弯道处的人流对地面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电阻式报警器 R0即发出报警信 号,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其工作电路如图 49 甲所示。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获得的 相关信息如下:电源电压保持 4.5V 不变,报警器 R0的阻值恒为 10 Ω,压敏电阻 Rx 随所受压力 F 的变化图像如图 49 乙所示,当电流表示数为 0.3A 时,报警器 R0开始 发出报警信号。求报警器 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时: (1)报警器 R0的实际功率; (2)压敏电阻 Rx的阻值; (3)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 F。
49
[答案] (1)由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得, 报警器 R0的实际功率 W 9.0 1 0A ) 3.0( 2020 RIP (2)R0与 Rx串联,由欧姆定律得, 报警器 R0两端的电压 V 3 1 0 3.0000 RIU 压敏电阻 Rx两端的电压 V 5.1V 3V 5.40 UUU x 压敏电阻 Rx的阻值 5 0 .3 V 5.1 x x x I UR (3)根据图像可知,当 Rx=5Ω时,踏板受到的压力F=10N。 [说明] 试题以一种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压力传感报警装置为材料,考查串联电 路、电功率、欧姆定律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以及对图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同时
渗透安全教育。 第(1)小题,要求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报警器 R0的实际功率。属于中等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分析推理, 计算电阻。属于难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理解压敏电阻 Rx随所受压力 F 的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 根据压敏电阻 Rx的阻值,对照压敏电阻 Rx随所受压力 F 的变化图像,判断压敏电阻 受到的压力。属于中等题。 【例 48】右表是某电水壶的铭牌。某次使用过程中,该电水壶把 1.2 kg 的水从 25 ℃加热到 100 ℃,消耗的电能为 4.2×105 J。[c 水 =4.2×103 J/(kg·℃)]。求这次使用 过程中: (1)水吸收的热量; (2)该电水壶的效率η; (3)若此次加热时间为 300s,通过计算说明此过程电水壶是 电水壶 型号:SWF12PLA-150 最大容量:1.2L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额定功率:1500W
甲 乙 图 49
50
否正常工作。 [答案] (1)水的温度变化 Δt=t2-t1=100 ℃-25 ℃ =75 ℃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cmΔt=4.2×103 J/(kg·℃)×1.2kg×75 ℃ =3.78×105 J (2)该电热水壶的效率 % 90%1 00 J 1 02.4 J 1 07 8.3%1 00 5 5 W Q吸 (3)方法一: 电水壶实际电功率 W 104.1 s 0 03 J 1 02.4 3 5 t WP <1.5×103 W 故此过程电水壶不是正常工作。
方法二: 假设电水壶正常工作,则加热 300s,电流做功 W=Pt=1500W×300s=4.5×105 J>4.2×105 J 故此过程电水壶不是正常工作。
方法三:
如果电水壶正常工作,由电功率公式得,
烧这些水需要时间
5
3 4.2 10 J= 1.5 10 W
Wt P
=280s<300s
故此过程电水壶不是正常工作。 [说明] 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用品电水壶为载体,考查比热容、电功率、热量、能量 转化和转移的效率等热学和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应用热量的计算公式 t cmQ 进行简单计算。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效率公式求电水壶的效率。属于中等题。 第(3)小题解题方法多样,过程开放,学生可以多个角度着手,将计算结果与 铭牌信息、题干已知相比较,判断电水壶是否正常工作。属于难题。 【例 49】超高压水刀是一种新技术产品,一般由水泵、射流发生装置、工作机构 等组成。它将普通水经过多级增压后,通过一个极细的喷嘴喷出一道高速“水箭”, 可以对坚硬物体实施切割,如图 50 所示。某超高压水刀喷嘴横截面积 S=5×10-8m2, 喷水速度 v=800m/s,高速“水箭”对该切割面的压强 p=300MPa。已知水泵电机 功率 P=20kW。求: (1)水刀正常工作 1min 消耗的电能;
图 50
51
(2)高速“水箭”对切割面的压力; (3)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质量; (4)水刀的效率。 [答案] (1)由电能公式得,水刀正常工作 1min 消耗的电能 W 电 =Pt=20×103 W×60s=1.2×106 J (2)由压强公式 p= F S 得,高速“水箭”对切割面的压力 F=pS=300MPa×5×10-8m2 =300×106 Pa×5×10-8m2 =15N (3)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长度 l=vt=800m/s×1s=800m 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体积 V=Sl=5×10-8m2 ×800m=4×10-5m3 由密度公式得,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4×10-5m3 =4×10-2 kg (4)水刀的功率 P1 = W t = Fl t =Fv=15N×800m/s=12000W=12kW 水刀的效率η= P1 P ×100%= 12kW 20kW ×100%=60% [说明] 试题以超高压水刀为素材,考查电功、压力、压强、质量、密度、功率和 效率等力学和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 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应用电功公式简单计算水刀正常工作 1min 消耗的电能。 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中建立“水箭”作用在物体表面上产生压力和 压强的模型,运用压强公式,计算压力。属于中等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物理建模能力,综合运用速 度公式、体积公式和密度公式求质量。属于难题。 第(4)小题,要求学生从题目中提取信息,理解总功率和有效功率,明确水刀 的效率为切割功率与电机功率的比值,求解水刀的效率。属于难题。
52
附:
试卷题型参考
(该试卷题型参考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题序安排、考试内容等方面没有对
应关系,仅供学校教学及复习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而不高声喧哗,这是文明的表现。这里“轻声”和“高声”
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小东和小龙同乘一辆观光车游览环岛路。若说小东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指路牌 B.环岛路 C.沙滩 D.小龙 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太阳能 C.天然气 D.核能 4.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图 1 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5.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发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 B.阿基米德 C.帕斯卡 D.伽利略 6.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主要目的是 A.防触电 B.防短路 C.节能 D.稳固 7.如图 2 所示,瓶盖的侧面一般都有凹凸相间的竖条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便于包装 B.便于旋开 C.外表美观 D.牢固耐用 8.动车从起点站运行到终点站的过程,关于其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车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 图 2 图 1
53
图 3
B.动车停止在站台时没有惯性 C.动车只有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D.动车在各种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9.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A.正立放大 B.正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倒立缩小 10.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成“怒发冲冠”状,如图 3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A.正电荷 B.负电荷 C.异种电荷 D.同种电荷 11.超市的服装贴有磁性标签,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安检门时,安检门上的线圈会
产生电流,触发报警器达到防盗目的。则安检门的工作原理是 A.电磁感应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2.如图 4 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与其平衡的力是 A.地球对西瓜的重力 B.西瓜对地球的吸引力 C.西瓜对桌面的压力 D.桌面对西瓜的摩擦力 13.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 站台上设有安全线,如图 5 所示。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
近 A.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B.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图 5
图 4
54
C.气体流速小,压强小 D.气体流速小,压强大 14.如图 6 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且比重物
轻,不计摩擦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B.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C.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D.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15.2015 年 10 月,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
或酒精,这是因为乙醚具有 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比热容 C.较低的熔点 D.较低的沸点 16.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小明设计的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 7 所示。图中 R0 为定值电阻,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激光发生器周围 的烟雾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 V 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系统报警。以下
做法能使控制器在烟雾浓度更低时就报警的是 A.电压表 V 改接大量程 B.增大激光强度 C.减小 R0阻值 D.减小电源电压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6 小题。每空格 1 分,共 12 分) 17.生活处处有物理。图 8 中家用洗手盆下方的 U 型管道利用了 ________的原理。没有水从洗手盆流入 A 管时,残留在 A 、 B 管 中的水液面________,从而阻断了 B 管中的浊气窜至 A 中。 18.图 9 所示的电路中,若想让灯泡和电铃同时工作,需要闭合开 关 ;若同时闭合 S1和 S2,可以正常工作的用电器
图 8
A B
图 7
S
R R0 V激 光 发生器
S1
S2
图 9
乙甲 图 6
55
是 。 19.如图 10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当开关闭合后,滑片 P 向左移时,两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为: 电流表 A 的示数 ,电压表 V 的示数 。
20.图 11 所示的拉杆箱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杠杆(选填“省 力”或“费力”)。若箱和物品共重 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 则抬起拉杆的力 F 为_______N。 21.小龙重 500N,当他站立在游泳池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 到池底的支持力。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他身体的密 度约为__________kg/m3。 22.如图 12 所示,两只电表及导线完好。闭合开关,两只电表示数均为零。现用一 个完好的电阻替换 R1,再闭合开关。 (1)若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不为零,则原来的故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原来的故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有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23.图 13 甲是小静垫排球时的情景,请在图 13 乙中画出此时排球受到的力(不考虑
空气阻力)。 24.如图 14,入射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光线经过 O 点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
图 12
图 11
F
图 14
空气
玻璃
O
甲 乙 图 13
·
图 10
S
A
R0
R P
V
56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 1 小题,共 4 分) 25.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 15 所示。镜面背后有连接镍
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
上的“白气”,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
别解释镜面上“白气”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28 分) 26.(4 分)利用如图 16 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
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 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 A 的像,把与 A 完全相同 的蜡烛 B 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 B 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
与物________。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
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7.(6 分)如图 17 所示,用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装置,分别研究不同燃料的
热值和不同液体的比热容。三图中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质量和初温也
相同。
(1)放置温度计时要注意的事项是(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____________。
A
B
图 16
图 17
温度计
液体 1
燃料 a
温度计
液体 2
燃料 a
温度计
液体 1
燃料 b
甲 乙 丙
图 15
57
(3)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必须选择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 a、b 全部燃烧完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8min、10min,且液体都未沸腾。若同时开始 加热,不考虑热量损失,记录温度计示数的最合理时刻是_________(选填字
母)。 A.5min 时 B.8min 时 C.10min 时 D.各自刚烧完时
28. (6 分)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先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天平,然后设计两种方案进行
实验。 (1)第一种方案: a. 如图 18 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 m1,记录在表格中。 b. 如图 18 乙所示,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瓶与液体的总质量 m2,记录
在表格中。 c. 如图 18 丙所示,将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 V,记录在表格
中。
将下表空白处填写完整。
(2)第二种方案: 利用上述器材依次测出瓶和液体总质量 M、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 V、瓶与 瓶中剩余液体质量 m。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上述物理量符号表示)
物理量
空瓶的质量 m1/g
瓶与液体的 总质量m2/g
液体的体积 V/cm3
液体的密度 ρ/g·cm-3
测量值 15 20
图 18
甲
10g 5g
0 1 2 3 4 5g
丙
mL 50 40 30 20 10
乙
20g 10g
0 1 2 3 4 5g
58
(3)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的测量误差更______些(选填“大”或
“小”)。 29. (6 分)用图 19 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 15V 保持不 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2A”,阻值为 10Ω、20Ω、30Ω、40Ω、50Ω 的定值电阻各 1 个,电流表量程 0~0.6A、 0~3A,电压表量程 0~3V、 0~15V。
(1)根据图 19 甲将图 19 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能满足测 量 5 组数据的要求。 (2)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小明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 .. 合 .实际的是实验次序_________的数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序 电阻/Ω 电流/A 1 10 0.59 2 20 0.30 3 30 0.20 4 40 0.15 5 50 0.12
30.(6 分)为了探究电磁铁外轴线上磁场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 20 所示的电路。图 20 甲中电源电压为 6V; R 为磁感电阻,位于电磁铁外轴线上,
图 19 甲 乙
S
R
A
P
V
3
A
3 15
V
0.6
59
其阻值随 B 变化的图像如图 21 所示,其中 B 是用来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其 单位用“T”表示。
(1)当 S2断开、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mA。 (2)闭合 S1和 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 明磁感电阻 R 处的 B 逐渐_________。 (3)闭合 S1和 S2,滑片 P 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远离电磁铁的方向移动 R,测 出 R 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 x 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算出 R 的阻值,再对照 图 21 得到对应的 B 的数值,记录数据如下表。则 x=5cm 时, B=_______T。
x/cm 1 2 3 4 5 6 I/mA 10 12 15 20 30 46 B/T 0.68 0.65 0.60 0.51 0.20
(4)综合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在电磁铁外轴线上,B 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 _______,离电磁铁越远,B 越_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0 分) 31. (5 分)如图 22 所示,电源电压 8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2A,电 流表 A 的示数为 0.3A。求: (1)R1的阻值; (2)R2的电功率。
32. (7 分)一辆小轿车以 15m/s 的速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受到
图 22
S
A1
A
R1 R2
图 21
O B/T
R/Ω
0.2
100
500 400 300 200 600
0.1 0.3 0.4 0.5 0.6 0.7
图 20
甲 乙
P S2
A
S1
R
60
的阻力是 1200N。设行驶过程中小轿车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 (1)求小轿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2)求小轿车在水平路面行驶 300m 的过程中,其牵引力所做的功。 (3)要使小轿车的牵引力增大为原来的 1.5 倍,其行驶速度应为多少?
33. (8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水沸腾时,产生水蒸气的质量与吸收的热量的关 系”。由于水蒸气的质量不易测量,他们用图 23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接通电 源后,保温杯内“220V 770W”的电加热器正常工作,
使水保持沸腾状态。用电子天平测量水和保温杯的总质量 m,同时记录加热时间 t,数据如下: 加热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电子天平示数 m/g 800 780 760 740 720 700 680
(1)求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求水沸腾时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消耗的电能。 (3)若保温杯的底面积是 200cm2,请推导出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压 强 p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式。(g 取 10N/kg) 图 23
电源线
支架
电子天平 保温杯 水 电加热器
绝热盖 小孔
61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A 2.D 3.B 4.D 5.D 6.A 7.B 8.D 9.A 10.D 11.A 12.A 13.A 14.B 15.D 16.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6 小题,每空格 1 分,共 12 分) 17.连通器 相平 18.S1 电铃 19.变大,变大 20.省力 25 21. 500 1×103 22.(1)R1断路(开路) (2)R1断路(开路)且 R2短路 三、作图题(本大题有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23.如答图 1 24.如答图 2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 1 小题,共 4 分) 25.洗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面时,放出热量,发生液化现象,在镜 面形成小液滴,即“白气”。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镜面背后的镍铬金属薄片,
产生热效应(电能转化为内能),镜面的小液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加快蒸发,
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28 分) 26.(4分) (1)薄(1 分) (2)等大(1 分) (3)虚(1 分) (4)位置(1 分) 27.(6分) (1)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1 分) 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入液体 中(1 分) (2)比热容(1 分) (3)甲、丙(1 分) D(2 分) 28.(6分) (1)33.4(1 分) 0.92(1 分) (2) M m V (2 分) (3)大(2 分) 29.(6分) (1)如答图 3 (2 分) (2)控制 R 两端电压不变 (2 分)
G 答图 1
·
空气
玻璃
O
答图 2
62
(3)4、5(1 分) 要控制 R 两端电压 6V 不变,所需分压电阻超过滑动变阻
器最大值(可从电压、电流角度作答) (1 分)
30. (6分) (1)60(2 分) (2)增大(1 分) (3)0.40 (1 分) (4)增大(1 分) 小(1 分)
3
A
3 15
V
0.6
答图 3
63
六、计算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0 分) 31.(5分)第(1)题 2 分,第(2)题 3 分。 解:(1)因为 R1与 R2并联,所以 U2=U1=U=8V
由欧姆定律得
4 0 A 0 .2 V 8 1 1 1 I UR (2)通过 R2的电流 I2=I-I1=0.3A-0.2A=0.1A P2=U2I2=8V×0.1A=0.8W 32.(7分)第(1)题 2 分,第(2)题 2 分,第(3)题 3 分。 解:(1)小轿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牵引力 F=f=1200N (2)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小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1200N×300m=3.6×105J (3)行驶过程中小轿车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 即 P1 =P2,F1v1 =F2v2
1 1
2
2
15m/s 10m/s 1.5
Fvv F 所 以 33.(8 分)第(1)题 2 分,第(2)题 3 分,第(3)题 3 分。
解:(1)由 P=UI 得, A 5.3 V2 20 W7 70 U PI (2)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每分钟产生水蒸气 20g,
即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的时间
s3m in
20 1
g/min2 0 g1 t W=Pt=770W×3s=2310J (3)由表格数据可知, m=(800-20t)g=(800-20t)×10-3 kg,其中时间 t 以 min 为单位
S Fp ,F=mg,S=200cm2=2×10-2m2
所以
Pa 1 04 00 m1 02 N/kg1 0k g1 0 2 08 00 223 tt
S mgp
64
因此,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压强 p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式为 p=(400-10t)Pa,其中时间 t 以 min 为单位。
以上是“2017福建中考物理大纲教学考试指导意见”,更多信息敬请关注福建中考网《《《
- 院校动态
- 招生计划
- 学校答疑
- 中考资讯
- 分数线
漳平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开学流程
莆田艺术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致学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2024年秋季中职24级新生入学须知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24级新生必看!入学指南来啦~请查收!
亲爱的同学: 祝贺你成为教育厅首批达标中职学校——泉州市泉港航运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全体师生欢迎你的到来。为确保新同学入学报到有序完成,结合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现将入学报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新学期将至,厦门信息学校2024级普职融通班的新生9月1日开学,其余专业新生9月8日开学。现就开学报到事宜通知如下,请各位家长和学生仔细阅读。
亲爱的同学: 盼望着,盼望着,新的学习就要开始了!新学期、新气象、新期待,新的征程正在开启,福州第一技师学院期待与你一起谱写新的华章。为便于你顺利入学,请务必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2024级新生入学指南来啦,请查收!
德化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秋季军训告知书
德化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
闽南理工学院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制改革试点专业(专科)招生计划
泉州农业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
福建省三江技师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
建瓯市技工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
南平市闽北高级技工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
南平技师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
政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招生计划
松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
光泽县职业中专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
浦城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
泉州艺术学校是中专吗?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泉州艺术学校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引入数字化教学、在线教育等新技术手段,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那么,泉州艺术学校是中专吗?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无论是走廊上的艺术画作、雕塑作品还是教室内的装饰布置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这种环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那么,泉州艺术学校什么时候开学?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泉州艺术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那么,泉州艺术学校要怎么报名?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泉州艺术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在国内外舞台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荣誉。这些校友的成功案例不仅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也激励着在校学生们不断努力、追求卓越。那么,泉州艺术学校好不好?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面对未来;泉州艺术学校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学校将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与行业、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实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泉州艺术学校招生名额是多少?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泉州艺术学校;传承与创新始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校既尊重传统艺术的精髓和魅力;又积极吸收现代艺术的元素和理念;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泉州艺术学校怎么录取的?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泉州艺术学校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艺术之旅的起点。在这里;每一位学子都将踏上属于自己的艺术征途;用才华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这些未来的艺术之星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那么,泉州艺术学校招生对象是什么?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泉州艺术学校,一个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个怀揣艺术梦想的心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份对美的追求都能得到最真挚的回响。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艺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共同书写属于泉州艺术学校的辉煌篇章!那么,泉州艺术学校有几个校区?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艺术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载物、艺海无涯”的校训精神,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艺术人才,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泉州艺术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泉州艺术学校2024年招生电话是多少?泉州艺术学校深知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之中。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参与文化下乡、艺术扶贫等活动,用艺术的力量传递爱与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温暖。那么,泉州艺术学校2024年招生电话是多少?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今年福建中考,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英语是否改革!前段时间,我省召开中考工作研究会议,会议确定了中考英语科题型的变更。
福建又一地市公布初中期末质检时间,2025年漳州初三期末考试将于1月16日-18日进行,2025年漳州初二期末考试将于1月13日-15日进行目前,福建已有4个地市公布一检时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泉州的中职学校在教育质量、升学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路径和广阔的就业前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泉州中职学校升学率的排名汇总,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些学校的实力和潜力,做出更明智的志愿选择。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修订完善后的《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自2022学年的七年级起实行。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很荣幸能够与你们一起谈一谈初三的学习和生活。
漳州、龙岩、南平市公布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抽选考项目公开抽签结果。
2024年中考已经结束,上届初三同学的归宿不尽相同,那么2025届的家长纷纷开始焦虑:担心孩子迈不过普高线,不得不面对普职分流。甚至还提议说:能不能取消中考分流?那么针对“普职分流”的真相是什么?2024届福建中考生,到底都去哪里了?
2025届福建中考已经拉开序幕,那么,在初三这一年里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不错过最新中考资讯?2025年福建中考交流群正式启动!快来加入吧,让我们一起筑梦中考,圆梦未来!
2024年福建中考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新设立了“综合高中班”,那么目前,福建首批综合高中班也已经开学,一起来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咨询>>在线
福建省教育厅发布《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施办法作出调整(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共有3项内容做出调整,具体情况如下,一起来看看!
2021年福建省中考于6月25日至27日举行,此前,经过两年的准备和过渡,2021年起全省初中毕业生全面实行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2021年部分地区的中考时间已经确定了,不仅学生们都在把握时间努力在剩下的日子里创造奇迹,家长朋友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们加油打气。在中国,中考和高考都是很重要的,都是孩子们的新的起点,所以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很在意中考分数线,现在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根据往年情况对中考分数线以及最低分数线做出了预测,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2021年中考分数线是多以及2021年中考最低分数线的内容。
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满分各150分,按卷面原始分数计入中招录取总分;体育与健康科目满分40分(含基本知识4分,与道德与法治合一张考卷考试,16道选择题);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卷面分数均为100分,分别按卷面成绩的90%、60%、50%、50%、30%、30%计入中招录取总分,满分分别为90分、60分、50分、50分、30分、30分。
根据《龙岩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龙岩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含五年制高职)招生工作的通知》(岩招委〔2020〕1号),2020年永定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