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綦江中考改革:多元录取 不拘一格降人才
2013年綦江中考改革:多元录取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8月6日电 中考制度改革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2012年,重庆綦江区对08年开始的中考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探索,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指标全到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三大关键词,代表了綦江中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措施。
指标全到校 松绑的学校会念经
綦江区教委副主任王毅向记者介绍,指标全到校,即以初中学校生源数量、教学质量、入读比例和学生入读习惯等因素为参考标准,将综合类统招指标全部分到了各个初中学校,每个学校有固定的升学人数指标,各个学校间不再存在中考升学的竞争。
“‘指标全到校,升学早知道’,学校再也不用追逐升学率,用不着提前结束新课,用不着指导学生做没完没了的中考模拟题,现在是按照国家课程计划,从容完成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保证95%以上的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要求。”王毅说。
据了解,綦江区以前在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时,老师们总有顾虑,担心学生分数下降考不上重点高中,导致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放不开手脚,仍然偏重于应试技能的传授。“现在指标分给了学校,学校和老师都卸下了升学的包袱,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做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中考制度改革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该区第一个试行高中招生全额自主推荐的扶欢中学校长古爱华说。
綦江区教委主任高思成说:“由于每个学校都按计划分到了升学指标,在今年的中考,偏远的山区学生,就算是少考30分,也能和城区学生入读同一所重点高中,这就是指标全到校起的作用。这从制度设计上促进了区域内城乡学生享受优质高中资源的机会公平。”
综合评价 充分发掘学生才能
如果学校拥有自主的升学指标,让哪类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中,是摆在綦江中考改革进程中的另一个坎。
对此,綦江区教委授权扶欢中学,制定符合该校实际情况的《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推荐实施方案》。方案规定,综合录取按“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果加分”的最终结果(三项比值为60%、20%、20%)从高到低择优推荐,总分相同时,以成果加分高者优先。
从以上细节可以看出,该方案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服务意识、为学校和同学所做的贡献、团队协作精神都会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以扶欢中学为例,该校将“一考定终身”的一次中考,改为多次考试、综合评价。每学年上期末成绩分别占10%,初一、二学年下期末成绩分别占15%,初三毕业升学成绩占40%。除初三毕业升学外,其余考试均在期末和期初分别考一次,然后根据学生志愿取最好的一次作为最后成绩。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中考压力,避免中考一次失误就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又能更为全面、客观、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
据了解,2012年綦江中考在连续几年改革的情况下,融入了更新的元素:中考历史科目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英语学科人机听说智能测试全面实施,分数30分,文考占120分。
“綦江中考改革,最终目的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愿、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展现每一个学生的才华。”綦江区教委主任高思成说。
更多相关内容
- (2023-02-06)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达标评估办法(2022年版)》的通知
- (2023-02-01)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达标评估办法(2022年版)》的通知
- (2022-09-01) 福建省立法明确:电话手表和手机禁入课堂
- (2022-05-28) 2022年福州市部分公办普高特色创新班自主招生对象及指标分配表
- (2022-05-28)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高特色创新班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
- (2022-05-07)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专业的通知
